2024年-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来技术江阴创新基地(以下简称“江阴创新基地”)为江阴高新区重点企业——江苏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澄特钢”)、盛合晶微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合晶微”)、江阴圣邦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邦微电子”)引进5名哈工大毕业生。其中,兴澄特钢入职硕士、本科生各一名,盛合晶微入职硕士、本科生各一名,新顺微电子本科生一名,此次人才招引为三家企业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江阴创新基地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哈工大(威海)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紧密对接江阴高新区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搭建“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和“产教融合基地”,持续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技术攻关需求无缝对接。此次人才引进是基地深化校企地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作为国内特种钢材领域的领军企业,兴澄特钢长期致力于高端材料研发与生产。此次引入兴澄的本科毕业生刘奎斌,早在2023年第一次来到江阴参加实习实训就对江阴留下了深刻的情感,两个月的实习期内,不仅提前适应了未来的职场生活,也让自己的专业学习成效得到了实践检验。他表示:“江阴经济发展迅速,有广阔的舞台供青年人发展。未来,他非常愿意能够落户江阴进行入职及创新创业。”2024年,在基地招引下,刘奎斌顺利入职了中信泰富国贸部门。在半年多的企业生活中,从钢材知识空白到熟悉产品全系参数,从商务邮件模板化到能独立设计贸易方案,再从跨时区谈判中从欧洲客户的严谨到东南亚客户的灵活间切换思维,他也从一个出入职场的小白变成了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职场精英。
哈工大(威海)优秀毕业生入职兴澄特钢
盛合晶微半导体、圣邦微电子是江阴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代表企业,专注于先进封装技术的研发。此次引进的校区毕业生主攻电子封装方向以及生物工程方向。其中电子封装方向将加入盛合精微芯片封装工艺优化团队,生物工程方向则加入了圣邦微电子的策划部门,完成了跨学科的转行。
当被问及生物专业是否成为转行阻碍时,入职圣邦微电子的何雨萌坦言:初期需恶补半导体相关知识与市场分析工具,但多年在哈工大求学期间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其快速适应。
哈工大(威海)优秀毕业生入职圣邦微
江阴创新基地通过“实习实训+定向输送”模式,为高新区企业持续输送人才。此前,基地已组织超百名哈工大本科生赴兴澄特钢等企业实习,通过实践培养提升学生对企业需求的适配性。此次人才引进是校地合作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哈工大(威海)未来技术江阴创新基地通过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高校资源,不仅为江阴高新区企业破解了技术人才短缺难题,更以创新生态助推“科创江阴”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