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江阴基地第一批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成功举行
发布者:咸丰刚   编辑:资产经营公司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0日

202551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来技术江阴创新基地产学研对接活动在江阴举行。此次产学研对接活动重点探讨了特种材料智能焊接工艺的开发、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多模态缺陷检测技术,以及镍钛合金与不锈钢异种材料的界面调控等前沿科技领域,并特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洪涛教授及助理研究员孙宇亲临企业现场,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南方管件副总经理蒋春龙、技术总监杨涛、江阴特检院院长杨树彪、中沛科技技术经理张凯等相关企业30余名技术负责人参加活动

首场交流会在江阴南方管件制造有限公司举行,双方围绕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的优化及缺陷检测技术的提升展开了深入探讨。张洪涛教授依托团队在异种金属连接及固相增材制造领域的深厚研究基础,针对超级奥氏体材料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热裂纹及残余应力集中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低热输入精准调控的解决方案。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因热膨胀系数高、导热性差,焊接时易产生变形和热裂纹。张教授团队建议采用气体钨极氩弧焊配合分层焊接工艺,严格控制热输入参数,并通过辅助气体保护减少氧化风险。
 
针对焊缝表面及近表面缺陷,团队分享了超声红外热像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方法利用超声波调制技术激励裂纹区域,通过摩擦生热效应,并结合红外成像技术,实现了缺陷的高效可视化检测,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与精确度,特别适用于高压管道等关键部件的无损检测需求。

南方管件技术副总经理蒋春龙表示,张教授团队提出的工艺优化方案与检测技术,为公司在化工装备等领域的高端管件制造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双方计划联合申报相关技术标准制定项目。

张洪涛教授与南方管件技术团队展开交流

在中沛科技有限公司的交流会上,双方围绕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丝的高性能连接展开讨论。张洪涛教授团队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电阻对焊退火复合工艺,成功解决了异种材料焊接中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和残余应力集中两大核心难题。

张洪涛教授与中沛科技技术团队交流

张洪涛教授在交流中强调,团队自主研发的双换能器超声固相增材制造装备已具备铜/铝、铝/钛等异质材料的高质量复合能力,未来可拓展至超级奥氏体材料的功能梯度结构制备,为南方管件的高压耐蚀管道和中沛科技的复杂构件提供绿色制造方案。

此次产学研活动不仅深化了校企在特种焊接工艺与智能装备开发领域的合作,更推动了哈工大(威海)在特种材料领域的技术成果转化。双方一致同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联合攻关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助力中国高端制造业迈向国际前沿。